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需要转型服务方式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傅勇跃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今年初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大兴五种“服务之风”——主动服务之风、创新服务之风、尽责服务之风、高效服务之风、廉洁服务之风。在2月份市委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立平指出:“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服务”。针对我单位老干部的实际情况,结合省、市领导和集团公司党委的要求,以及我市老干部工作部门“孝心、尽心、同心”的工作精神,笔者对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理解是:做好服务、让党委放心,细化服务、让老干部高兴,完善服务、增强工作者信心。
那么,怎样的服务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需要,何种服务才能满足“双高期”老干部的需求,通过近年来的工作摸索和实践,我们感到服务转型势在必行,要做到三个提升:从一般性服务向差别化服务提升,从照顾关心服务向心灵慰藉服务提升,从程序化服务向主动性服务提升。
一、从一般性服务向差别化服务提升
应该讲,老干部工作者都能按照党委的要求,认真组织支部学习,让老同志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新方针、新政策、新规定,知晓社会城乡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新成就;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让老干部从健康、开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寻求和满足乐趣的需求;每逢新春佳节或高温季节以及老干部生病住院等,及时进行慰问和走访,更让老干部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然而,这一般性的面上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下广大老干部的需求,需要分门别类差别化区分,围绕老干部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最希望等诸方面开展一系列针对性的服务。要达到向差别化服务提升的目标,除了要牢固树立为老干部服务的观念,继续做好上述服务之外,还要做到:常进老干部家门、知晓老干部情况、缓解老干部忧愁、温暖老干部心怀。
常进老干部家门——我们服务中心551名离休干部平均年龄已近83岁,他们已整体进入了高龄、高发病期,一半多的老干部每年要住院一次以上,有部分老干部因行动不便常年足不出户,还有20多位老干部卧床不起。虽然服务中心党委以老干部党支部为抓手,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和娱乐活动,但由于客观因素,参加活动的老干部在逐渐递减。老干部集体见面少了,老干部失落感势必要增加,促使我们要增加进老干部家门的频率,对待老干部就要像对待自已的父母一样:尊敬、热情、耐心、真诚,对老干部的事就要像办理自己的事一样,认认真真、想方设法。通过经常性的走访,及时了解和掌握老干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每时每刻让老干部感受到组织上的关怀,更大程度满足老干部的政治和生活需求。
知晓老干部情况——了解、关心老干部的身体和生活状况,熟知、掌握老干部的家庭和健康情况,这也是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的又一基本功。我们服务中心的离休干部均来自市属工业的各个行业,无论是以前从事的工作职位,还是本人的文化素质,虽然有着共性的一面,但还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要求我们要掌握每一位老干部各方面的基本情况,乃至每位老干部的脾气性格、习惯爱好。只有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做到点子上,在开展的各类服务中掌握主动性、克服随意性、防止盲目性,才能结合老干部的实际,进行适合他们并乐于接受的各类活动,让老干部在我们的服务工作中感受到温馨和快乐。
缓解老干部忧愁——当老干部们分享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他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忧愁,帮助缓解他们的忧愁和妥善解决他们的困难,关系到党和国家政策的连续性,关系到老干部晚年生活的安康幸福,更直接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所以,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树立不断探索与不断创新的求实作风,把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同老干部所关心的切身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同时进行,对有着身心困惑的老干部我们对他们更是要多加体谅,更要多问候、多亲近、多安慰,多为他们排忧解难、分担忧愁,鼓舞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的热情,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夕阳的无限美好。
温暖老干部心怀——老干部们因身体的各项机能自然衰老而带来的多种老年疾病集中多发和频发,有的老干部身上还带着战争年代的伤残,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但要家庭的关怀,他们更需要组织上的温暖。一方面我们要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对老干部的方针政策,让老干部享受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果,真正让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另一方面要真心、真情、真诚地为他们服务,多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工作中要防止任务般、机械式地看望慰问,要把送温暖服务当作一项“暖心”的工作来做好,用我们持之以恒的悉心服务,温暖着每一个老干部的心怀,努力让他们过一个幸福、安宁、有尊严的晚年。
二、从照顾关心服务向心灵慰藉服务提升
一般来说,在目前“双高期”的进程中,服务不仅包括生活上的关怀照顾和政治上的关心爱护,更包含精神和心灵上的慰籍。
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会常常遇到,有的老干部身体等各方面都很好,但有时思想情绪波动很大,究其原因是子女忙于工作,缺少家庭亲情关怀,心灵上受到压抑需要释放;有的老干部表现出孤僻、多疑、多忧、爱唠叨的倾向,还有任性、固执、易怒和健忘的症状,经分析表明有程度不同的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还有的独居老干部在空闲时间里经常睹物思旧,留恋过去,多愁善感,对什么事情都缺乏热情,往往表现为有自卑感、孤独感,遇事焦躁,易动肝火,了解后发现是与老同事或邻居关系不融洽,缺少与他人沟通交流,同时又不懂得释放和宣泄不愉快的情绪所致。
种种现象表明,在关心老干部身体健康的同时,不容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老干部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实践也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益于增强体质与抗病能力,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所以,我们要用细腻的情感去关注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反映,多为他们排忧解难、分担忧愁,尽量满足老干部生活和心理变化的需求,使老同志们脱离孤独、闭塞、失落、困惑等不良感受,最终落实到老干部的心情舒畅和健康长寿上来。
一是关注老干部心理发展倾向,切实做好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加强和重视老干部心理方面的研究与学习,研究制订符合老干部身心健康的措施办法,正确引导老干部调整心态,帮助老干部增进身心健康,增添生活情趣,并通过老干部体检以及住院治疗,掌握和了解老干部身心健康状况及发展趋势,逐步建立起老干部心理状况的档案。
二是创造真诚关爱和亲情愉悦的环境氛围,满腔热情地与老干部交流沟通。我们要满腔热情、不厌其烦地经常与他们交流沟通,要像他们的小辈那样嘘寒问暖,耐心倾听他们的“絮叨”,一同感受他们辉煌的过去,共同分担和化解他们目前所面临的“忧愁”。通过组织上或工作人员经常性地热忱关心和帮助,保证老干部们拥有一份良好情绪与心理健康。
三是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咨询和老年心理疾病的预防知识,以及上门慰问、谈心、聊天等精神慰藉服务。经常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符合老干部特点的活动,举办老年心理疾病的预防等讲座活动,还可结合平时寒暑及节假日的慰问走访,通过定期的慰问、谈心、聊天等多种形式,介绍和宣传老年心理健康知识,让老干部懂得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特征、特点、表现形式、预防措施等,为特殊困难老干部提供精神慰藉服务。
四是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建立起家庭、单位、社区“三位一体”要素互动的管理服务新机制。单位与社区要加强相互间的联系与沟通,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作用。管理单位发挥对老干部了解熟悉、掌握情况的作用;社区充分发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机构便捷的优势,为独居、行动不便及常年患病的特殊困难老干部提供家政、购物、应急等服务,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同时不定期与老干部家庭成员联系沟通,督促他们与老干部展开亲情交流,通过精神和物质的帮助,真正形成“三位一体”的合力,逐步构筑起多层面的服务体系。
三、从程序化服务向主动性服务提升
随着老干部年龄的增加,他们对单位、对组织的依赖性在不断增长,“双高期”老干部需要的服务要求比过去明显提高,工作人员必须要以党委放心为目标,以老干部满意为目的,更认真、周到、细致、主动地为他们搞好服务,从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上转变传统习惯的模式。对老干部工作人员坚持热情关心和严格要求相结合,教育培训和培养使用相并举,从老干部的实际需要出发,选好配足工作人员,认真研究其特殊性和多变性,真正做到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的转变。
首先,培养和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热爱老干部工作、老干部信得过的队伍是基础。能否真正尊重老同志、搞好老干部服务,不仅体现了我们的政治素质,还体现了我们的道德水准。老干部工作人员必须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以老干部需求为第一信号,以为老干部服务为第一要求,以让老干部满意为第一标准,紧紧围绕“增强服务力、提升满意度”目标,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思考问题、研究工作、落实政策、做好服务。按照党委要求和老干部的实际,既要做好共性服务,还要做好个性服务,既要做好响应服务,更要积极主动服务,把老干部工作队伍培养成为一支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管理服务细、广大老干部信得过的特殊团队。
其次,加强老干部工作者和服务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是关键。为进一步提高老干部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需要,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加大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力度,力争形成上一轮培训的终点又是新一轮培训的起点,这样一种培训循环周期,通过学习培训和效果评估,不断研究新情况,拓展新思路,应对出现的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好老干部工作。老干部工作者经过全方位的学习培训,准确地把握广大老干部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研究制定和熟练掌握适合当前老干部管理服务的方法形式,自觉运用党和国家关于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着力提高老干部工作的政策运用能力、管理服务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第三,在学习和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是目的。平时,老干部工作者要发扬敬岗爱业精神,自加压力,对老干部的服务不搞一刀切,要善于发现问题并有艺术地解决问题,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满足不同的要求,多关心他们的生活、身体和心理状况,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向他们说明情况,解释清楚,使他们心情舒畅感到愉快和温馨。对老干部的服务还要体贴入微,遇事处理要灵活,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地主动办好事。说一大堆好话,不如实实在在解决一二个具体问题,使每位老干部真切感受到组织上对他们的关心。
综上所述,老干部工作连着党组织的形象,连着老干部晚年生活的希望。我们要走开拓工作与服务相同步、学习与提高相依存的新路子,积极实现服务方式的转型提升,力争通过我们辛勤的工作和服务,使老干部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