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高履辉:“暖心活动”的若干实践和思考
【发布日期: 2011/1/4 】【来源: 网站管理员 】【阅读次数: 3932 】【关闭窗口
 
“暖心活动”的若干实践和思考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高履辉
 
  去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离休第十四党支部从实际出发,坚持优良传统中又创新方式方法,开展了以各种走访为主的“暖心活动”。加强和改进了支部建设,增强了支部堡垒作用,党支部关心人、促进人、带动人,提升了全体支部成员的思想认识,发挥了老同志的宝贵财富作用,取得了支部和谐发展的较好活动效果,支部被市委老干部局评为先进党支部。
  一、“暖心活动”的基本情况  
  该党支部共有老干部42名,其中党员25名。早在2007年下半年,该支部书记学习兄弟支部创新做法,参加了几次医院探访,受到老干部及家属的真诚欢迎。2009年按市委老干部局文件要求,该支部试点助理员工作制,又时逢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该党支部通过几次会议讨论决定,全体支部委员与助理员一起开展以“学实活动”走访、医院探访、迎春拜年访、高温慰问访、家事上门访、特殊问题特访为主和邀请家属参加部分支部活动、为党员过九十寿辰等内容的“暖心活动”。何为“暖心活动”,即在上述走访时,通过与老同志们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情况通报、商解问题、安抚慰藉,让老干部普遍感到“安心、放心、称心、高兴”,强烈感受到党支部组织这个“家”的团结、和谐、温暖、惬意。
  1.“学实活动”走访。去年二季度起,开展学实活动。怎么让每个党员参与而不落空白,支部一班人分两批,两个半天走访了因病因事不能来中心过组织生活的七八位老同志,支委们带去了学习材料,通报了活动开展计划及进展状况,提出了对老干部学习的要求。这些老同志有的组织观念极强,正愁如何更多了解和参与此次中央步骤的主题活动,支委们就及时上门提供了。他们说,这也是一种雪中送炭啊,组织在关心要求我们,我们不感到孤单,心里(政治上)更踏实了。
  2.医院探望。老干部进入高龄期后,患病住院率明显上升。一年多来,无论是车程较远的九龙医院,还是有被传染危险的传染病医院,全市主要医院只要有老同志住院,支委们就跑个遍,累计已达二十多名。支委们特殊的身份,在探望中发挥了亲朋好友难以替代的作用。他们有的与住院老同志同病同感,聊治疗,选用药,荐医生,嘱要点,如一抹春风荡漾在老同志心头,给老同志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心情,使他们更放心也更坚定了治好病的信心,特别受用。事后有的家属即来电话说,老同志心情好了,听医生的话,病情好转也明显了,表示十分感谢支委们的探慰。
  3.高温慰问访。炎日酷暑之际,选择稍清凉的天气,由身体状况较好的支委参加,中心领导关心并安排车辆,支部着重前往数位体弱有病、一年难得参加组织生活的老同志家中进行慰访。这样的上门看望,支委们是辛苦了,但对看望的老同志来说,不啻为一场雷阵雨,凉爽了那被高温烤热的身心。老干部们对此无不从惊喜到感激,其家属们更是非常满意,党支部在他们心中的份量更重了。
  4.家事上门访。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老同志家中遇到困难事,尤其是重病抢救或病故,家中一些问题会显现,矛盾会激化,此时支委知晓后均及时上门了解情况,做工作,缓解乃至解决矛盾。如去年八月,一位老同志不幸病故,因遗产问题再婚夫人和原配夫人及子女产生很大分歧,此事在该老同志病危时已露端倪,且双方闹得叫了“110”来才初步平息。支部了解后,一反常规,全体支委一起上门吊唁,大家分头及时做双方的思想工作。支部书记和一位支委又不顾辛劳再参加告别会,告别会后,书记与其主要子女谈了半个多小时,细雨润无声,就是在这样细致工作的基础上,双方达成了谅解并圆满协议解决。事后,家属还特意送来锦旗表示非常感谢。去年以来,支部有多位老同志病故,支部均派支委上门吊唁,做好安抚等工作。
  5.特殊问题特访。特殊问题主要是指涉及到邻里社区、社会其他单位的矛盾问题。如有一位老同志因房屋拆迁补偿与某实施单位意见相距甚远,实施单位在工作中方法又有欠缺,致使该老干部极度不满,数次上书市领导、市委老干部局,并多次到市委老干部局和服务中心来,情绪激动地要求合理解决。支委们了解情况后,三次上门及时做工作,数次耐心劝释,直至问题基本解决,避免了矛盾的激化。事后,该老同志在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时,特别对支部同志热心的善劝相助深表谢意。
  6.迎春拜年访。春节前的拜年访是支委们比较关注的一项活动,挑选家中有些困难事或者原基层担任过负责人的老同志家拜年,表达组织的关怀。老同志们也自然而然地看重并期望有关同志上门在相会拜年中增添喜庆,互道愿景。为此,他们早早准备糖果糕点,有的甚至摆好了酒菜。支委们送上节日的祝贺,通报一年的情况,展望新年打算,倾听新年的谏言。互道互贺,其乐融融,将“暖心活动”推向高潮。
  二、“暖心活动”的作用和效果
  “暖心活动”进展一年半来,在党支部的建设、提高老干部思想认识、推进同志间亲情互助、具体生活难题的化解等各方面都作用显现,效果良好。
  1.组织上支部建设更为扎实。活动中支部增加了组织生活频率,支委工作力度也相应增强。支委会常在一起商讨支部工作方略,他们学在前,发言在前,行动在前,受到全体老同志的一致肯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处处彰显。他们各项走访代表的是党支部,受访者感谢的是党支部,不时感受到一个坚强的党组织就在身边,党组织的凝聚力一步一步增强。该党支部坚决拥护上级党组织的各项决定,对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均倾力圆满完成,走在前列,是一个政治基础坚固的基层党支部。
  2.思想上党的方针政策更为认同。老干部们普遍有个“党组织”和“单位”的情结,政治思想或生活情感上有疑惑、有难题都愿向组织反映,都希望组织有作为,也都信服组织的调处。通过“暖心活动”的各项走访,特别是“学实活动”、“特殊问题走访”、“春节拜年访”中较长时间的叙说,互相间没有代沟,身份相同,阅历近似,共同语言比比皆是。支委们或提示,或引导,有的真如醍醐灌顶,使受访者豁然开朗,思想上的疙瘩、疑虑一下化解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一下深入了一步。支委们走访中春风化雨般的思想沟通,结合社会正面舆论,和单位党组织的相关学习,时政形势的报告等,全面提升了老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
  3.情感上同志间更为和谐融洽。心理学上将善解人意的能力称为“共情能力”。即指从他人角度去体会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且在正确理解他人思想和感情的基础上作出准确、恰当的反映。对于人际关系的建设性联结和维系,“共情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十四党支部五个支委由于认识水平高,工作阅历丰富,道德情操良好等,其“共情能力”均较强。而“暖心活动”的开展,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发挥并提升“共情能力”的平台。他们想老干部所想所需,适时恰当的引导,使同志间的感情在建设性维系中进一步加深,这种感情甚至拓宽到家属子女圈子。家属参加党支部、中心组织的活动,家属们相互间常电话联络,同志间的情意能不更融洽吗?
    4.生活上老同志感觉日子过得更有意思。总的来说,老干部的政治、物质生活已得到政策、制度的全覆盖和保障,这里说的生活主要是指老同志的精神生活及部分政治生活在“暖心活动”中得到丰富和进一步满足。生活中的心里话可谈谈,治病中的苦恼可叙叙,社会见闻见解可聊聊,就是一些牢骚也可叨叨。在走访互动中,老同志精神生活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慰籍而心感宽慰,他们感到这样的日子真是十分有意义。
    三、进一步搞好“暖心活动”的几点思考
  “暖心活动”在离退休支部层面的初次尝试是颇有成效的,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简单易行,既有传统的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指导,也有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还有现代老年心理学的引导等,可以说是“老中有新,新中有老”的方法、载体、平台。为进一步搞好有以下三点思考。
    1.进一步形成共识合力推动。现在国家除“硬实力”外,对应的提出了“软实力”、“软领导力”等,而且被视为一个国家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具备。大至国家是这样,小至基层单位其实也如此。“软实力”、“软领导力”以得人心而得天下。“暖心活动”也可视为一项得民心的工作,只有心的认同,才能产生最大的向心力。千千万万党的基层工作者尽责做好暖人暖心的工作,使党员群众增强对党的执政信心,增强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认同,那么基础牢固,国家稳定,发展就有坚实保障。
  2.创造条件对老干部支部书记支委进行有关知识培训。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概念、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要与时俱进跟上形势的发展,支委们常感到原有知识已不够用,新的东西零敲碎打的获取也掌握的不全不深不透。他们渴望通过专项培训,专题系列讲座来增加老年心理知识,企业文化建设及最新时政理论观念。从而,可以在与老同志的互动中,更恰当的运用方式方法,更有新知识、理论底蕴为他们解疑释难,能更进一步地提升“暖心活动”的效能。
  3.配好支书助理员且形成机制。“暖心活动”是为支部书记配备助理员试点工作中创新活动方式的一个成果。配备助理员既发扬了老支书及支委一班人的优良传统,又融合了助理员年轻有创新思维的特点。这样有机结合,有利于老干部党支部创新学习机制,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活动方式,最终落脚到有利于党支部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由此可见,配好助理员是十分必要的,且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机制,必将更有利于老干部党支部的建设。
  “暖心活动”进行一年来,各类走访百余人次。由于受老同志身体状况的制约等,一些活动的频率、时间也受到一定的约束,离最佳效果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所有走访活动中,老同志们每次都感到高兴、放心,称心、安心。他们对党信念弥坚,忠诚做好表率,倾情维护社会稳定,为建设和谐社会燃尽余热。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