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荣:发挥老干部作用随笔
|
|
【发布日期:
2009/9/4
】【来源:
工商银行苏州分行
】【阅读次数:
4515
】【关闭窗口】
|
|
灯下阅读9月3日《苏州日报》头版《蒋宏坤向老同志通报市委全会精神,希望老干部发挥余热,为苏州发展献计出力》报道,想起1959年4月29日周恩来总理在来自祖国各地的三百多位过了六十岁的委员参加的茶话会上,所作《把知识和经验留给后代》的即兴演讲。
周总理演讲“由‘已故的程砚秋’,联想到‘凡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总是要给社会留下一些好东西,希望大家‘都能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留下’”。
重视发挥老同志作用,是我党一贯优良传统。
抗战及解放战争初期,党中央驻于延安时中央领导和全体机关干部,将年过六旬、甚至将近七旬的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五位老同志尊称为“延安五老”,敬重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党在1982年至1992年10年间以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形式,充分发挥老一辈党和国家及相当级别领导职务老同志在历史特殊时期作用……
在领会、落实蒋宏坤书记讲话时,重新体会“把知识和经验留给后代”“延安敬重五老”、历史特殊时期中央顾问委员会的设置,对于我们更好发挥离退休老同志作用,具有现实的重要深思与借鉴意义。
老干部是老年人的一个重要群体。当代老人经历了旧社会的痛苦、新社会的喜悦、文革时的忧愁、改革开放后的幸福、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欣慰与安然,有着丰厚的人生知识、经验、相应技能的累积。同时,他们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强大的潜在影响力,有教育子女、影响亲属、帮助朋友、感染社会、培养青年的能力,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稳定则是经济建设的根本保证。
民间俗话说得好:人老智多,树老根多,凡事要好,须问三老。今年以来,纪念建国60周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作用老同志发挥的形式和内涵上有所创新与突破,发挥他们的作用,就是要把坚定的“主义”信仰、必胜的信念、与党一致的立场、人生累积的知识和经验,代代传承,留给后代,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稳定社会献余热。虽“老”“能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于无声处“老有所为”献余热,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焕发人生第二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