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发改委老干部党支部于2004年建立。现有党员38人,均系发改委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退休的党员。主要负责51位退休老干部的服务工作。这是一个充满爱心老人的团队,一个获得不少荣誉的集体。十多年来,被评为《发改委系统先进党支部》、《昆山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昆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市五好老干部党支部》,2016年《昆山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不少老党员还获得了发改委优秀党员、昆山市优秀党员、苏州市三好老干部等荣誉称号。贯穿于这些荣誉的一条闪光链,就是连续十二年为新昆山人子女的教育奉献爱心,用老人的话就是“爱心恒久远,夕阳别样红”。
事情还得从2005年说起。那一年全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发改委老干部党支部的党员们在学习讨论时感悟到:作为一名从工作岗位上退休的共产党员,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大家认为要继续为社会、为人民做一些有益的事情。那做些什么呢?有人从不久前昆山日报曾经报道过玉山镇(现为昆山高新区)民办民乐小学艰难办学的事迹中得到启示,提议帮扶这所民工子弟学校。于是派了代表到学校实地考察。这是一所完全接纳来昆打工者子女的小学,是昆山九所民工学校中办学条件较差的一所学校,校舍是原来农村的村办小学,设施相当简陋,无法和公办学校相比。而且这些学生的家长也是新昆山人中经济条件较差的,他们大多是在各行各业的苦脏累一线工作的工人,不少人还没有固定的职业,靠打零工、拾破烂度日。而这些新昆山人也同样为昆山的经济腾飞付出他们的辛勤与汗水。看着几十个孩子挤在一间连个电扇也没有的教室里,老人们感到委屈这些孩子了。第二天,就有一位老党员自己掏钱买了30台吊扇和4台录放机送到了学校。(事后,发改委领导把购吊扇款给报销了。)此后,这些老党员的善举便一发不可收。每年的辞旧迎新座谈会,给民乐小学捐款献爱心是必不可少的“规定节目”,老人们说是“夕阳和朝阳心连心”。十二年来在发改委系统内共筹得爱心款243150元(其中老干部个人捐款85350元)。这些爱心款在民乐小学设立了“昆山市发改委老干部奖学基金”,由老干部党支部和校方一起商定使用,并且每年两次公布使用和结余情况。他们一方面为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作出努力,如每个教室安上电扇,建了一个图书室(图书和书柜),给食堂添置40套餐桌椅等等;另一方面在给学生和老师解困送温暖方面,也尽心尽力。对少数特困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基金”给包了,每学期各班级的“三好学生”都能拿到一笔小小的奖学金,近几年来逢年过节,还给收入远低于公办教师的老师们发“慰问金”。2012年和2013年的“六一”儿童节,分别给全校700多个孩子发了文具盒和校服,这成为民乐小学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被帮扶的学生中有一位家庭特别困难的女孩,从小学五年级一直到职业高中毕业,学费、生活费“全部报销”,读初中,进职高,都给了帮助,就是在假期里,还给她安排打工岗位,让她能在社会上得到锻炼。最近,这位女孩已经踏上社会,立业成家,并且有了下一代。在她步入婚姻殿堂的那天,不忘给发改委的爷爷奶奶送去一盒盒喜糖。她说,是发改委的爷爷奶奶的爱心改变了她的人生。
在发改委老干部党支部这个充满爱心的团队里,有着不少动人的故事。爱心活动的组织者是一位古稀老人,他不仅带头捐款,还现身说法,打动系统内的干部、职工,加入到爱心队伍中来;老党员中还有一位年愈耄耋的长者,他每年都一千、两千地捐,而且朴实的话语使人动容:“我们捐个成百上千,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可那些得到我们帮助的孩子们,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人生。”特别使人感动的还有一位老党员,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作为昆山本土民营企业家的女儿、女婿,也投入到这场爱心活动中,连续三年,每年给学校捐款一万元。
十二年来,这些可爱的老人不求名利,不图回报,默默地奉献着爱心。他们从不搞什么“捐赠仪式”,也不需要受助孩子的当面感恩。他们只是付出,体现出共产党员的情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们的带领下,所有的非党老干部也悉数加入爱心的队伍,而且发改委系统的在职干部、职工也多次給民乐小学捐款捐物。最近,“两学一做”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他们又聚在一起,商讨着下一步的爱心计划。老人们说,最近几年,新昆山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困难学生越来越少,这是我们乐于见到的。关心新昆山人子女的教育,更应从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都能受到“优质教育”的覆盖上发力。虽然,这是一个比爱心捐款更难的改革课题,但我们会努力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